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馬斯克: 市值蒸發7000億 能繼續相信馬斯克嗎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特斯拉2024 年 Q2 這份財報有點慘。


淨利潤跌了 45%,總營收基本和去年同期打平,而且主要是靠「賣碳」的積分給支撐起來的。在銷量層面,特斯拉出現了自 2015 年開始公布產銷數據以來,首次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降——今年上半年,特斯拉比 2023 年同期少賣了 5.8 萬輛車。

盡管馬斯克在業績會上,放出了關於 FSD 有望在今年進入中國歐洲市場的利好消息,也沒有阻止市場的悲觀情緒。


特斯拉在財報公布當日,股價大跌 12%,市值蒸發超 1000 億美元,一度跌破 7000 億美元大關。

更糟糕的是,近期馬斯克承認了原定於 8 月 8 號發布的 Robotaxi 再次跳票到 10 月。這是繼 4 月被媒體爆出暫停下一代廉價車型開發之後,特斯拉今年的第二次重大關鍵業務發生跳票。而這兩次跳票,分別對應著特斯拉最重要的兩個業務基本盤:汽車業務和自動駕駛相關業務。

對汽車業務來說,馬斯克已經對電池團隊下了「最後通牒」,電池技術的突破被認為是新車型量產中的關鍵問題,一旦解決這個問題,新車型應該可以在多個市場拉動銷量提升。

而在馬斯克自信滿滿的自動駕駛業務中,大家的期待不止是看到特斯拉的技術能力,更是希望看到行業裡的技術尖子生,可以在圍繞自動駕駛的相關全新商業模式裡,給出怎樣的解題思路。

利率,股價下跌的直接推手

第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維度是特斯拉「現金牛」業務,也就是賣車。投資人最關注的指標並不是銷量,而是毛利率

2021 年 10 月,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,對應當時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 192 倍。最核心的原因便是,當季度特斯拉的單車毛利率達到了 30%。


而在本周,當特斯拉公布 2024 年 Q2 季報數據之後,特斯拉當天股價下跌 12%,市值回落至 7000 億美元以下。和 3 年前相比,特斯拉本季度交付量提升了約 1.5 倍,但它的單車利潤率已經降到了 14.6%。

這兩個數值之間的差距,直接把特斯拉的現金牛業務從行業神話拉回到了平均水平。

汽車並不是暴利行業。和同為消費硬件領域的另一家硅谷公司蘋果相比,蘋果的硬件業務毛利率可達 40%,比特斯拉單車毛利率的最高點還要再高 10%。而在汽車行業裡,這一數據的平均水平只有 15% 上下。


所以,馬斯克念叨了那麼多年「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車公司,而是一家科技/AI 公司」,不止是一種對外的營銷話術,也是特斯拉面向未來必須要走的一條路。馬斯克的人生理想不是成為一個豐田章男那樣的苦行僧,他對自己的期待也不是要做一個制造業裡走出的首富。



特斯拉近年來單車毛利率變化走勢圖 | 圖片來源:分析師 Troy Teslike

和 3 年前相比,特斯拉在生產端沒有出現劇烈變化。中國超級工廠平穩運行,供應鏈在垂直整合下平穩度過疫情沖擊,也沒有出現類似一體化壓鑄這樣的重大創新。導致特斯拉單車毛利率下降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終端售價的調整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「價格戰」。

中國市場為例,2021 年底,特斯拉兩款主流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入門款價格分別為 26.56 萬元和 30.18 萬元;而在本月,這個價格下調至 23.19 萬元和 24.99 萬元(產品及配置略有調整)。

關於價格戰的討論,全球有不同的認知和觀點。如果從特斯拉自身的視角切入觀察,那麼可以得出一個重要原因:特斯拉產品節奏太慢,是它必須降價應對競爭的重要原因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